近日,从《科学通报》编辑部传来消息,由本实验室负责人袁加锦教授指导其硕士龙泉杉等同学完成的题为“情绪反应习惯化的正性优势:行为与电生理证据”的论文已获《科学通报》接收发表!
情绪反应习惯化对个体的生存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习惯化是一种适应性加工,常被定义为重复呈现相同的刺激或任务时,个体应答反应减弱。这使个体对熟知的事件限制加工资源,将资源利用到其它同时或即将发生的事件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往研究指出,相比负性刺激,人们似乎更容易对正性刺激发生习惯化,且更强的物理刺激(如更强的电刺激等)所诱发习惯化效应越弱。然而,这些工作所得到的习惯化仅仅是个体对情绪刺激脑反应强度的习惯化,而不是个体情绪唤起水平的习惯化, 所涉及的刺激强度更不是个体心理层面的情绪唤起强度。
为了研究个体对正负情绪唤起水平的习惯化及其与情绪强度的关系,我们使用oddball任务和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在自动化加工阶段和受控加工阶段,无论强度如何,正性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都出现了显著的习惯化效应,而各种强度的负性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均未出现习惯化效应;刺激的情绪强度对该习惯化效应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习惯化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情绪的负性偏向理论,也对如何有效实施奖励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170989, 3137104
查看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