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创立三选择行为抑制任务揭示行为抑制控制的行为与脑影像特性2023-11-21
近期,实验室袁加锦教授团队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 Psychoradiology 期刊上发表题为 “Neural sub
模仿他人的微笑,更容易让你走出阴霾:表情模仿促进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3-11-20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Biswal教授团队与实验室袁加锦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Cerebral Cortex(《大脑皮层》)上
实验室揭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时间动态模式在反刍思维与抑郁风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2022-04-08
在情绪调节领域,反刍思维是一种僵化、重复、过度地关注消极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方式,且已被研究者们认为是导致抑郁症状产生和加重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发现反刍思维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活动
实验室揭示姓氏影响个体对名人的偏好倾向及其神经机制2022-04-08
喧闹嘈杂的酒会上,我们正和面对面的朋友相谈甚欢,却能突然听到远处的伙伴正提到自己的名字,似乎是在讨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便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鸡尾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与自我密切相关的信息更能捕捉到我们的注意,人们在加工
实验室揭示唤醒体验是面孔吸引力影响时间知觉的重要机制2022-04-08
时间知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言语、运动和社交等一系列行为活动都需要时间知觉的参与。然而,人类知觉时间并不稳定,会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面孔吸引力能够改变个体对面孔的时间知觉,普遍表
实验室揭示动机强度对情绪调节策略偏好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2021-10-28
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探讨情绪调节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人类情绪调节的规律。近日,实验室在国际权威的情绪心理学杂志Emotion(SSCI一区,IF5
实验室揭示执行意图导致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脑功能连接机制2021-07-08
正常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前人提出,情绪调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是需要付出主观努力,高认知消耗的受控情绪
实验室袁加锦教授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著作《情绪易感性的认知神经科学》2021-07-08
实验室袁加锦教授基于自己及团队10余年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文献和学科发展前沿撰写而成的《情绪易感性的认知神经科学》一书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再探自动化情绪调节:实验室揭示自发认知重评减少负面情绪的眶额叶-杏仁核通路机制2021-07-08
情绪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过程之一,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而且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密切关联。以往的研究证据表明杏仁核是人类大脑
实验室完成“中国情绪调节词语库CERWS”的编制与验证2021-07-08
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我们都希望能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但有的时候我们实在是太累了,没有精力来调节我们的情绪了,或者我们在负面情绪中太久了,没办法自己走出来。那么,有没有一种不费力的